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市朝陽區總部企業聯合會特別推出"HEF黨建小課堂100系列"。本系列主講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內容,希望通過我們的小課堂,能讓大家學習到更多的黨建知識,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重大契機,充分發揮黨史對總部企業的強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導大家全面認知歷史、感悟組織光榮、感受自身責任。請記住我們的slogan是"學四史,守初心!"
什么是革命者?
革命者為了什么而革命?
她用生命給出了答案
考入大學,一心救國救亡
1929年
郭綱琳考入上海公學
十里洋場的上海灘
是冒險家的樂園
貧苦人的地獄
郭綱琳目睹這個極不公道的社會
她憤然
從此她更加勤奮讀書
積極探求革命真理
在閱讀了大量進步雜志后
深為書中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形象所打動
不顧家人反對
入了中國左翼文學研究會
尋找革命道路
九一八事變后
她不畏校方阻撓
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號召同學們成立抗日救國會
響應各地高校號召
多次參加請愿示威斗爭
于1931年底正式成為
中國共產黨員
開始了新的戰斗生涯
1932年淞滬抗戰爆發郭綱琳代表中國公學愛國學生
參加上海學聯工作
夜以繼日地發動群眾
參加戰地服務團
支援前線抗戰
一封家信,凸顯從容淡定
1934年初
任共青團上海閘北區委書記時
因叛徒告密
郭綱琳不幸被捕入獄
家人為了讓郭綱琳早日出獄
寫信勸她"悔過"
但深植在心中的革命信仰
沒有因皮肉之苦而動搖
抱定了崇高理想的郭綱琳
毅然回絕了家人要求
寧愿獻出生命
也要將革命進行到底
在給哥哥的回信中
郭綱琳這樣寫道
"我不能造一點點的罪惡
在我的生命中
我不能屈服在一個無罪
而加上有罪的名義上
來遵從你"
信中看不到一絲哀怨與消沉
身處牢籠
她讀書學習,心無雜念
淡定從容的勇士形象躍然紙上
囚籠鄙陋,依舊斗志昂揚
郭綱琳人在哪里
就戰斗在哪里
在反省院
郭綱琳帶頭拒上"馬列主義批判"課
拒唱國民黨政府的國歌
用寫"反省日記"的紙
寫了一篇篇宣傳抗日
聲討賣國賊的檄文
敵人震怒
把郭綱琳關進了禁閉室
郭綱琳在不足兩平方米
見不到陽光
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禁閉室里
以非凡的毅力和頑強的斗志
與敵人展開斗爭
在禁閉室高唱《國際歌》
以激勵自己和鼓舞同志們繼續斗爭
很多難友也齊聲應和
革命者的歌聲時常在反省院的上空飄蕩
在憲兵司令部死牢
敵人酷刑用盡
也從未能使她屈服
郭綱琳避開看守的耳目
用磨尖的竹簽為針
枕套上繡"為真理而戰"
她還在枕套上繡上了大雁
并跟難友們講
大雁是有組織有紀律的鳥
我們應該像它們一樣堅定方向
一直朝著自己的目標飛
要與敵人不屈不撓地斗爭下去
才能達到勝利的目的
兩枚隨身攜帶的銅元
經過無數個日夜
被她磨成了雞心狀
鐫刻上"永是勇士"
以物明志
誓死捍衛革命信仰
寧肯刑場高歌死 不愿茍且且虛度
1937年7月
郭綱琳高唱《國際歌》英勇就義
出生于富裕家族的四小姐
在革命的洗禮中
成長為巾幗勇士
長眠在南京雨花臺
成為犧牲在這里的
數萬名烈士中的其中一人
她的生命定格在了27歲
墓碑前的龍爪槐庇護著英烈靈魂
斑駁的"銅心"在訴說
這里曾有一位不愛紅裝的勇士
以心照中華
以命守信仰
很難想象
在那樣一個年代
普通百姓的生活
多么地水深火熱
更難想象
像郭綱琳這樣一批
努力為勞苦大眾
尋找光明出路的革命者
又是何等的艱辛
什么是革命者?
革命者為了什么而革命?
郭綱琳的一段話給出了答案
"革命者的青春是美好的
我早已將它獻給了偉大的祖國
為了實現我的最高理想
我可以獻出生命
青春和一切"
文章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