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F黨建小課堂之人物篇】93年前的今天,這兩個人的手握在了一起,中國的命運就此改變!
時間:2021-09-01
|
閱讀量:
|
黨建工會
|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北京市朝陽區總部企業聯合會特別推出"HEF黨建小課堂100系列"。本系列主講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內容,希望通過我們的小課堂,能讓大家學習到更多的黨建知識,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重大契機,充分發揮黨史對總部企業的強大吸引力和感召力,引導大家全面認知歷史、感悟組織光榮、感受自身責任。請記住我們的slogan是"學四史,守初心!"
1928年的今天 毛澤東在井岡山終于迎來了朱德 這一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時刻 被世人稱為"井岡山會師" 毛澤東、朱德的手握在了一起 1928年的中國大地 很多地方都被軍閥間的戰火炙烤著 在新舊軍閥斗爭的夾縫中燃起的 轟轟烈烈的湘南農民起義 不久便在湘粵軍閥的重兵圍攻之下 遭到挫敗 此時 敵軍對湘南起義部隊進行南北夾擊 于是毛澤東便率兩路人馬 接應朱德及起義部隊上了井岡山 朱德等人到達了井岡山礱市 住在了龍江書院 得知消息后毛澤東急忙趕來 此時朱德早早地等在了門外 毛澤東一到 他們的手便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5月初的井岡山 全體起義軍一萬多人 以及從井岡山四面八方趕來的人民群眾 早早地來到了龍江河邊的沙洲 大家歡欣鼓舞地翹首等待著 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 不一會兒 毛澤東、朱德、陳毅、何長工等人 來到了河灘 登上了主席臺 現場的人一起歡呼起來 接著是毛澤東和朱德講話 他們指出這次會師的歷史意義 分析了會師后的光明前途 對革命的前景表達了充分的信心 從此毛澤東和朱德的名字 便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兩軍會師后合編的工農革命軍第4軍 轄三個師共1萬多人 不久后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簡稱"紅四軍" 從此毛澤東、朱德領導的"紅四軍" 也被稱為"朱毛紅軍" 是當時全國紅軍中人數最多 戰斗力最強的一支部隊 隨后井岡山軍民 在毛澤東和朱德的帶領下 相繼粉碎了敵人的三次"進剿" 1928年5、6月間 在湘贛敵軍對根據地 進行大舉進攻的時候 毛澤東、朱德命令紅軍 主動撤出永新城 "聲東擊西""誘敵深入"等戰術 被用來出其不意地重創敵軍 隨后朱德率軍乘勝追擊 在龍源口把敵軍團團圍住 經過異常激烈的肉搏戰 敵軍因腹背受敵 軍心瓦解 全線崩潰 龍源口大捷后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迅速擴大 到1928年6月 紅色割據區域的面積 達到了7200多平方公里 地跨湘贛兩省共有50多萬人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由此進入全盛時期 然而在經歷了短暫的全盛時期后 井岡山卻迎來了一個危難時期 由于幾次"進剿"和"會剿"的失敗 國民黨軍開始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進行嚴密的經濟封鎖 使得根據地的物資極度匱乏 所有軍民節衣縮食 物質生活異常艱苦 1928年入冬后 井岡山軍民的生活處境更加困難 每天吃的是南瓜和紅米 一個連隊80多人 有時一餐飯卻只有3斤米下鍋 為了解決糧食供給的問題 紅軍掀起了挑糧運動 毛澤東、朱德和井岡山軍民一道 頂風冒雪,爬山越嶺 一天往返50多公里 從寧岡挑糧上井岡山 山路都是很陡的 有五六十度的坡 最起碼三四十度 有的地方更陡 當時挑糧用的工具很有意思 有的是筐 有的是用布縫上口袋然后扛著 還有的是用褲子 兩個口一系 褲腿一系 糧食裝上套在脖子上 當時已經年過四十的朱德 也常和戰士們一起去挑糧 為了照顧年紀偏大的朱德 戰士們就把他挑糧用的扁擔藏了起來 然而他又做了一根扁擔 并在上面刻下了"朱德記" 這也成為日后廣為流傳的一個小故事 紅軍軍服就此誕生
鮮為人知的是 毛澤東在會師前連夜趕制了 一身嶄新的灰色軍服 朱德則在不久前命令部隊戴上了 紅色領章和袖帶 是什么讓毛澤東、朱德兩人 不謀而合地在軍服上如此下功夫? 會師的兩支部隊 不是被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 就是遭到重兵合圍 他們為何還要在穿衣上花費心思呢? 1927年8月1日 周恩來、賀龍、葉挺 朱德、劉伯承等人率2萬余人 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 南昌起義時 部隊多是原國民革命軍官兵 大多身穿與敵軍相同的 國民革命軍服 因此紅領巾成為 區別敵我雙方的主要標志 相比之下 秋收起義部隊的服裝卻五花八門 為更好地識別敵我 毛澤東指示官兵 統一戴上紅布袖章 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來說 服裝上的紅色 在清晰識別敵我雙方的同時 也旗幟鮮明地突出了 起義部隊的政治屬性 飽含著部隊上下獻身革命事業 改變國家命運的熱血激情 這一時期 中國共產黨先后 在全國各地發動武裝起義 創建紅軍和革命根據地 各地起義部隊都沒有統一軍裝 有的穿著國民革命軍軍服 有的則穿著工人服裝 有的索性直接穿著從家里帶來的衣服 統一軍服必不可少 但在當時軍事斗爭十分嚴峻的形勢下 不要說軍服統一 就連紅軍領導人們 都經常穿得破破爛爛 毛澤東的湖南同鄉 曾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擔任過 毛澤東秘書的譚政 對此記憶深刻 據他回憶 "新任團長介紹毛澤東出來講話 從人叢中走來一個又高又大的人來 頭上蓄著長久未剪的長發 身上穿一件老百姓的舊棉襖 腿上打上一雙綁腿 腳上套著一雙草鞋 以和藹的態度 含笑的臉色 走到部隊前面" 毛澤東的破衣爛褲并非偶然 在當時的革命根據地 生產軍服是件很奢侈的事情 自力更生 批量生產軍服似乎遙不可及 繳獲敵軍軍服 打土豪、分服裝 成為紅軍軍服的主要來源 即便可以繳獲敵人軍服 但對當時的紅軍而言 仍舊是遠遠不夠的 與此同時 另一支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 在朱德、陳毅率領下進入湘南 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第一師 這支部隊在1928年初首先打出了 紅色斧頭和鐮刀的軍旗 同時軍服上也有紅領章和紅袖帶 他們也被當地群眾親切地稱為"紅軍" 井岡山會師后 壯大的隊伍急需 統一正規的軍服和補給物資 在當時的井岡山 并沒有供給的條件 而位于其北部的永新縣城 不僅能提供補給 且地理位置優越 因此毛澤東、朱德決定攻下永新 擴大革命根據地 紅軍攻占永新縣城 繳獲了城內300多匹布 戰斗結束后 經毛澤東批示 部隊調集人手 在江西寧岡縣桃寮村幾間祠堂 建起了一座被服廠 最早的紅軍軍服款式 是仿照蘇聯紅軍的軍服樣式 軍帽是列寧戴過的八角帽式樣 帽前縫上紅五星 軍服領子上也縫有兩塊紅布領章 1929年正值列寧逝世5周年 紅四軍前委決定 將4000件灰色軍服的 紅領章都綴上黑邊 以示紀念 紅四軍換裝后不久 曾在福建長汀南寨廣場 舉行了盛大閱兵式 閱兵式上 毛澤東動情地說道 "紅軍軍服領口上的兩個紅領章 代表兩面紅旗" 陳毅則對軍服的顏色進行了說明 "灰藍色代表天空、海洋 青黛的群山和遼闊的天地" 井岡山 中國革命的搖籃 會師的重地 承載著紅色的記憶 1928年的今天 兩股鐵流匯集于此 星火在此點亮 革命熱潮掀起 席卷華夏大地 中國的命運從此改變 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 最終得以燎原 文章來源:共青團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