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佳強調,總部經濟是首都經濟的重要特征。近年來,北京總部經濟持續穩步發展,已經成為我市高質量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高精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北京服務品牌的主要載體和標志。2017年,北京總部經濟占全市規上企業數量不足一成,但擁有全市規上企業八成資產、六成營業收入、八成利潤和全市企業三成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劉佳介紹,目前我市總部經濟發展主要體現為以下四個特點:一是質量效益持續向好。2017年按照在京繳納養老保險人數口徑測算,我市總部企業實現人均營業收入641萬元,人均利潤164.6萬元,人均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萬元,分別是全市規上企業的3.8倍、4.9倍、3.1倍。其中金融類總部、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營銷類總部、研發類總部等人均地方級收入分別是我市規上企業平均水平的11.3倍、6.3倍、4.9倍和2倍。今年上半年,我市總部企業的地方級一般收入增速為8.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
二是創新能力持續增強。2017年總部企業累計發明專利授權量PCT國外專利申請量均占全市企業總量五成,研發費用支出占全市企業研發總支出的比重也接近五成。目前國家級和中關村高新技術總部企業占比43.5%。總部企業十分重視科技創新活動,從1541家高新技術總部企業的科技經費支出看,今年1-5月,企業內部科技經費支出約3266.7億元,同比增長11.7%,增速較快。
三是國際化水平持續提高。目前累計認定跨國地區公司總部175家,2018年我市53家企業入圍財富世界500強,入圍數量連續六年居世界城市榜首。三分之二500強等國外企業在京投資或設立分支機構,蘋果、特斯拉等一批全球知名企業將研發、銷售、資金管理高端環節落地北京。
四是輻射影響力持續發展。目前我市4007家總部企業在全國擁有實際控制權的企業約11.4萬家,平均每家總部企業擁有28家企業實際控制權,其中境外企業占比87.2%。今年上半年,4007家總部企業共進行對外投資1185次,涉及金額2732.1億元,占全市對外投資總量的32.4%,輻射能力較強,影響范圍較廣。我市總部企業產業覆蓋全面,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生態體系,主要集中在朝陽、海淀、西城、東城和豐臺區,其中朝陽區憑借CBD區域快速發展和獨特的地區優勢,成為總部落戶的首選區域,吸引了在京超過三分之二的跨國地區公司總部入駐。朝陽區擁有的兩成總部企業數量,實現了全市總部企業兩成營業收入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名列各區前茅。
劉佳在發言中強調,新發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對總部經濟發展明確提出了要求,培育壯大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匹配的總部經濟,支持引導創新型總部企業在京發展,打造世界高端企業總部聚集之都,為北京下一步發展什么樣的總部經濟,如何發展總部經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劉佳在發言中表示,下一步市商務委將認真貫徹落實總規,圍繞減量發展、創新發展和開放發展的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使總部經濟在服務四個中心功能建設,助力實現城市轉型,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培育發展新動能方面繼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市商務委將進一步修訂完善新一版與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相匹配的總部經濟政策,聚焦發展外部總部和跨國地區總部,助力總部企業在創新高端化、國際化上實現充分發展,將政策發力點關口前移,形成對符合北京定位的總部企業在前端發力、終端支援、后端服務的全周期政策體系,以國際化的視野,效益優先的眼光,制定實施總部經濟政策,優化提升行動計劃。通過一系列具體工程性行動,實現總部企業的內部結構、空間布局的全面優化和質量效益輻射帶動作用的全面提升。
朝陽區作為第一批服務業擴大開放示范區,應進一步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結合本區特點發揮區位優勢,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完善總部企業相關政策措施,加大人財支持力度,全面提升軟硬件服務水平,進一步增強對世界知名企業,尤其是500強企業的吸引能力,打造世界高端總部企業聚集之區。
劉佳提出,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激發新活力,培育新動能,乘勢而發,造勢而上,推動北京地區總部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